本文首发于 PRSDigg(顶呱呱)
© 2022 阿坦
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创不易,请多转发点赞
今天 8 点过起床,出去跑了会儿步,有些吃力。我跑得也比较慢,主要是为了照顾膝盖和腰。
从 2022 新年过后,我把每天的运动量减小了大概一半。一方面是过年期间健身房暂停营业,别人也都在过年嘛,感受到了气氛和平时的不一样,我觉得也有需要整理一下自己,重新出发,接着健身就中断了几天;另一方面是我之前腰出现了些问题——胀痛。
去年大概是年中,我开始尝试哑铃、杠铃训练。我在「训记」App 上读到了一段话,说一开始别太在意自己动作不标准,没肌肉的时候就是做不标准的,就是欠练,先在重量上不断突破自己才是高效的。我听进去了,觉得说的有一定道理,于是就改变了之前徒手训练对动作细节高度重视、观照克制急功近利、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
同时,我选择了三分化训练,每周六练。「训记」App 里有一条指导建议,每个部位训练的间隔时间要卡在超量恢复期,也就是 24 小时到 72 小时(每个人可能会有一些个体差异,但是属于平均斯坦)之间。这条建议击中了我,因为和我之前的经验相符,间隔一两天确实是更容易进步,耽误个一两天,往往就感受不到明显的进步了。
于是,我做到了一周至少 5 天到健身房锻炼。
新尝试带来了新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去年冬天过后我的腰开始出现胀痛,特别是在长时间跑步或走路之后。
我思考了一下,至少可能跟两个因素有关系:
- 自由器械训练不断上重量的新策略,加上逼着自己在那个超量恢复期去突破,超过了负荷,对身体造成了伤害;
- 旧病复发。上高中时认识了一些足球瘾非常大的家伙,我和他们没日没夜的踢球、吃吃喝喝、打游戏,这些人当中有包括我在内的好几个人,在那时就落下了时常会腰痛的毛病。
新年过后,我没有认真恢复锻炼,而是以相较去年小得多的训练量保持(基本上)每天锻炼。
开始规律锻炼后,自己身体状况已经有了不少明显的改善。紧接着我开始考虑,把投入的重心从锻炼身体上转移一些到编程学习和实践上,结果也就貌似自然地去那么做了。只是,对于当下健身的状态,我不是很满意。我在想,或许我应该花些力气去追求更为高效的训练方式,比如说,比现在这样练更能够循序渐进地带来收益的锻炼方式。
尝试做点什么
写到这里,感觉可以梳理出一些接下来可以去尝试的改变:
- 放弃不停上重量持续去突破舒适区的策略,回到以慢为快,选择几个稍微突破舒适区的动作,专注于体验每一个动作过程本身,每天搞几组。
- 认真品尝锻炼带来的愉快与健康,让这成为最为核心的驱动力。(把锻炼带来的其他价值——比如社交、成就——看作是不应该执着的附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