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mu Wu
@37351541
沉迷做事,无法自拔
编程
2023-07-10 05:06
Words count: 4179
这是一篇最近几个月深度参与《小白慢爬营》社群建设的回顾,总结了最近对做事的一些感受和关于《小白慢爬营》的一些介绍,欢迎对编程学习有兴趣的小白和大佬们加入。

上一次在Quill上写文章已经是02/15日,曾经,我也是Quill上的高产作者,这几个月却沉迷做事中,无法自拔。

回想这几个月的时光,那些感受好像很难组织成完整的句子,各种各样的感受,像词云一样交织混杂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有作为发起者肩负的责任压力,有危机公关时的内心的折磨,有内容输出时的赶稿的百爪挠心,但更多的是

因做事的目标感带来的充实和满足,因过程中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包容和体谅带来的感动

感受到了一切都是发展而来,感受到了做事过程中,帮助别人时成长最大的可能是自己,感受到了承诺之重,感受到了一切都是积累,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下面,我就来回顾一下最近几个月做的主要的事情,是对这段时间的一个总结,也是新阶段的开始。

加入小白慢爬营

一切还要从小白慢爬营说起……

无意间,在Quill上读到《我的从0到1自学编程之路 - 王爱梅》,原来Mixin生态中还有这样的一个编程社群,一直孤军奋战的我,感觉找到了同行者,兴奋不已,相信很多孤独前行着都能理解那种心情。

社群是有一些小活动的,比如每周会有编程题,周四会有例会,但是我加入社群后基本是什么都没做的,很快我就告诉自己,我要参与到社群活动中来。

随着加入到社群活动中后,开始和社群中的小伙伴变得熟络,原来零散的编程学习变得更有节奏起来,注意力也更多的放到了编程上来,其实,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或许可以总结为,通过参与社群活动,曝光自己,提高注意力。

MixChat

MixChat算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曝光自己投入编程学习后,一直停留在学的阶段,练也更多是教程中的练习题,用于帮助理解相关的概念。就在这时,赶上了ChatGPT的爆火,访问ChatGPT对一些小伙伴会是一个门槛,也有群友提出,是否可以把ChatGPT引入Mixin,我想正好是一个机会练练手,看看自己能否实现。

而这个过程,我也写过一篇文章《ChatGPT机器人1.0发布——有了一点编程基础后如何突破 - Mumu Wu》。

这是一个很好的作为切入点的例子,从一个很小的功能一点点完善,添加更多的功能,重构。

只要完整的写过一个比练习题大一点的项目,通过编程实现需求,就会对编程水平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和突破,使自己不再停留在只是一味的学习理论知识的阶段,迟迟不敢用起来。

所以,基本可以总结为,找到一个需求作为切入点,从简单的功能开始,逐步丰富,完善,实现一定的功能。

共学共创项目

这应该是小白慢爬营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段时间以来,小白慢爬营基本处于比较不活跃的状态,原因是大家一直没有太想清楚社群可以为大家提供什么,该如何进一步一起发展。

在完善MixChat的功能时,我构思过一个模型,可以把MixChat当成一个小平台,MixChat作为一个入口,可以提供很多小的功能模块,而这些功能模块需要有人来开发。

如果一个人即是功能想法的提出者,又是开发者,那这个功能从MixChat产生的所有收益就都是这个人的。

而这个人其实又可以拆分为两个角色:

一是想法的提出者,包括功能定位,用户交互方式,营销等等,有点像产品经理这样的一个角色;

二是想法的实现者,即开发人员。

基于上面的思考,通过编程社群培养开发人员,MixChat作为练手的场地,变现的渠道,一个编程课的想法就在脑海中种下了种子。

并且,编程课也是很好的学习编程后的变现方式,于是,开始构想如何通过社群,共学共创一门编程课程。

更有价值的是,尝试探索,如何通过共创的方式,创建内容,并且进行内容变现,整个过程应该如何操作,需要哪些协同工具等等。

虽然,从一开始,我们就考虑最终也不一定变现,但是我们考虑最差的结果是共学,一起尝试一次编程学习之旅。

为了确保一定的参与度,我们设计了押金返还模式,达到一定的参与度,即可得到门票返还,并且完成的人平分未达成参与度人员的押金。

而参与度,同时又起到了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小白慢爬营的观察,还是对于之前在其他社群的观察,我发现,大家普遍是不好意思问问题的,尤其是问大佬问题,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就是 熟 ,如果两个人彼此熟悉,就会好意思问问题的多,什么算熟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哪怕你在小白慢爬营坚持学习打卡,就会被别人看得到,哪怕只是这样,就能让自己变得更熟,谁会不愿意帮助一个努力的人呢?

最终,32个人报名参加了这次共学共创活动,虽然内容还是有很多不足和待改善的空间,但是大家也收获颇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认了最少必要的编程知识:

1.值与变量;

2.操作符;

3.逻辑判断与分支;

4.逻辑运算符;

5.循环;

6.字符串;

7.数组;

8.对象;

9.函数;

10.模块。

值,变量,操作符,逻辑运算符,字符串,数组,对象,函数,这些都是值或者由很多值组成的值,总之都是值;

模块又是引入别人写好的函数,还是值;

而逻辑判断与分支再加上循环,就是操纵这些值的过程;

编程就是在构造值和操纵值。

除此之外,我们设计了一个英语小助手的项目,借助OpenAI实现了英语对话练习的功能,并且整个项目,仅使用了上面的知识。

​

英语小助手项目介绍视频

我们很大的一个收获是,应用编程可以从很早就开始,不用等整本书,整套课程都学完再开始。这是一个重要的心态的转变。

一切都是发展,学编程的过程也是一步步发展而来的,一定要打破不敢用的心态,通过最少必要的知识,也足以实现很多需求。

除此之外,英语小助手项目我们尝试了实录的方式,通过录屏的方式,记录了英语小助手开发的全部过程。

从如何初始化项目,构思实现简单的功能,如何一点点完善,完整的记录了思考的过程,遇到问题,如何分解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借助OpenAI解决问题。

因为是实录,也留下了很多坑,相比与一个经过完善的,掩盖了磕磕绊绊的过程的项目,这种实录的方式对学习者可能更有价值。

一个完善的项目,往往更容易跟着走一遍,只是完成了,然后没有得到太多的锻炼。

而这一模式,我们也延续了下来,发展成了项目群。项目群是围绕着我们的实际需求出发而开发的产品,也有一些实用工具使用的分享。

我们希望能够建成,大家在里面交流需求,实现需求,共同成长的同时,也能解决一下实际的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做事,由于身上的责任,也对笑来老师说过的一些话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受。

整个活动机制的设计,一开始就会考虑最差的结果,比如,我们共学共创编程课,因为参与人员有小白新手,也有有一些编程学习经验的中白,有的中白可能期望与未来通过编程课变现,但是我们考虑最差的结果,就是一帮人一起走一遍编程入门。

我们设置了资金抵押,为了防止资金被单个人挪用,我们采用了资金多签共管的方式,并且我主动不参与资金管理,那我就想要到最坏的结果就是钱还是被资金管理人联合挪走了,那我就会选择大家的押金由我各人全额返还。

项目群,也是一个至少持续输出7年的项目,如果做不到也会全额返还,项目群启动时,在说明中列出了4个要交付的项目,已经有2个完成,一个在进行中。

当前项目群的: 项目列表

承诺是什么,责任是什么,风险是什么,从一开始就会成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并且,当一个人选择做事让大家看到,大家彼此成为榜样,每个人都会变得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承诺,也通常会变成做的比说的更多。

最终,我们32个人,其中21人完成了参与度得到了押金返还,整个编程课一共10个作业,作业的最低完成率也达到了71.88%。

32人中,还有17人选择付费(阶梯递增,1999起)加入了后面的项目群,其中也不乏前面没有完成参与度,没有拿到押金返还的同学,这应该是一个很高的转化率了,我想这一定是对编程课,对我,更是对参与了这次活动的其他人,都有一定的认可后才会做出的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根据通过Github提交的内容数量,提交Issues,回答Issues的数量等等共创内容的数量,确认了大家的贡献度比例,未来因培训课产生的收益也会基于此进行分配,每个人多有了“股份”。

基于上面的事情,我们有了共同的经历,共同的产品,看得出,每个人都变得越发的乐在其中,我想这就是彼此成为榜样,通过做事社交所带来的成就感吧。

对赌和共读

共创结束后,如何让大家保持进一步的学习,甚至是不只是学,还能有产出,于是,我们发起了对赌活动。

每次对赌为期3个月,每月需要输出不少于一篇文章,可以是教程,可以是感受,总之内容不限,甚至,我们连质量都不限,因为每个人最终都要对自己的输出负责。

对于对赌返还的方式,我们也尝试做出了一些改良,常见的对赌返还通常是只要有一次不达标,整体就没有返还了,而我们考虑设置了阶梯返还,3个月中,累积完成一个月返还15%,累积完成两个月再返还25%,三个月都完成,就可以获得全部返还。

虽然,这样可能会让完成了全部输出的小伙伴会分到更少的对赌押金,但是我们希望,能更多的从学习的角度出发,哪怕有一次没完成,依然有获得40%的返还机会,而不是,仅仅因为一次的没完成,就满盘皆输,持续学习,得到收获,通过输出倒逼输入,始终是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的。

而共读活动,则是社群福利,我们选择了《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第3版)》作为了我们共读的目标,这是一本豆瓣高分,销量超过250万册,多次再版的畅销,高评分,入门编程书。

希望通过一个共读的活动,让大家阶段性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话题,除了书之外,还录制了辅助视频,对于书中的一些重点给予了额外的提示,创建了Github仓库,用于记录大家的问题,并且通过每周4例会的方式,实时同步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给予回答。

共读活动介绍视频

总结

小白慢爬营的创建者,王爱梅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口号,可以慢,不能停。

我们把小白慢爬营定位为编程小白成长聚集地。

目前,小白慢爬营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建设下,发展成了:

  • 小白入门——针对纯小白自学,从编程环境搭建,到入门材料推荐;

  • 找人同行——对赌,共读,周会等社群活动;

  • 编程课——免费公开课,付费共创编程课;

  • 实战进阶——项目群

四大板块。

当前的模块对于学习者,有可以免费入门的内容,免费的社群活动,也有付费的编程课和项目群。

对于进阶者,也提供了持续学习,开设、参与改进共创编程课和项目的知识变现平台。

相信,基于当前的版块,大家只需要持续前进,持续迭代,就可以获得共同成长。

恰逢,共读《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第3版)》活动刚刚开始,刚进行到第2章的开头。

如果,你一次又一次的放不下编程,欢迎加入《小白慢爬营》,我们一起同行,共同成长。

Mixin超级群:

7000104824,可以使用入群入口的随机邀请码,或者我的邀请码:M480KALNEM

进微信群请添加:

## 附录

小白慢爬营官网

对赌输出文档库 (也有很多群友分享自己在小白慢爬营的真是成长记录)

共读活动及说明

编程课

项目群项目列表

Arweave TX
BxbHUmj7jsXa3yQmKy796DY_eK7EX0TgemZjvG0_XhU
Content Digest
20473ff29ba330c8b76f4894e36653e45246944363e04dc37807ca4a9ea99236
Reward
8 : 0
0 times bought, 5 times reward
0.0
Price(BTC)
5
Paid Times
25.2889
Revenue(USD)
0.0
My Share(%)
Comments
Subscribe
Mumu Wu
@37351541
Subscribing: 84 Subscribers: 317
MixChat开发者; 《最少必要编程课——从学到用》作者; 《小白慢爬营》资深同学; 未完待续...
Subscribe
Related Posts
Defi乐高之借贷协议(2)--MarginFi 隐身3个月通关编程实战项目,升级进取型思维分享。 macOS系统多开Google Chrome浏览器 从小白到科学家(二)之脱胎换骨 Invoke the closed source contract tutorial with MetaMask
Rules Stats Help Github Twitter Discord
Mumu Wu
@37351541
Subscribing: 84 Subscribers: 317
MixChat开发者; 《最少必要编程课——从学到用》作者; 《小白慢爬营》资深同学; 未完待续...
Subscribe
Related Posts
Defi乐高之借贷协议(2)--MarginFi 隐身3个月通关编程实战项目,升级进取型思维分享。 macOS系统多开Google Chrome浏览器 从小白到科学家(二)之脱胎换骨 Invoke the closed source contract tutorial with MetaMask
Rules Stats Help Github Twitter Disc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