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前段时间学习了两位老师的家庭教育课,我深刻的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对象并不是孩子,而是作为成年人的自己。德国画家兼诗人威廉•布施说:当父母容易,做父母难。
为什么要养孩子!不少人是为了传宗接代和养老送终。如果只是单独的看待传宗接代,没有系统的建设,也没有家谱和家规的话,这种传宗也没什么意思,到最后也就不了了知了。关于养老,这是农业时代传承下来的,再我看来这个不太合理。孩子成人了,在家里吃父母用父母的,你们都说这是啃老,是巨婴。那你老了,换句话说,你吃的盐比他们吃的饭还多,咋还有脸要他们要养你。送终还是蛮合理的,毕竟自己操办不了。
那么该如何看待养娃呢?孩子不单单是改变你原本生活的催化剂,如果从个人角度来看,孩子还是丰富你人生的源泉,是你人生的第二次机会。
我现在虽然没有娃,但是未来我肯定是要有娃的,并且还要多多益善。所以在亲子关系中,如何做到有效沟通就成了我必须要学的知识。因为我想成为孩子的骄傲,同时也希望孩子是我的骄傲。他们/她们想成为树、花、草、石头……随便他们/她们,只要孩子们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能做的就是培育孩子,不是改造孩子。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残酷。不说那些极端案例,单说大部分家庭里很普遍的现象:父亲在孩子的孩童时期,都是缺位的。这倒成为不少孩子们的“正常”童年。更有甚者是父母离婚,那孩子该如何处理?孩子遇到痛苦的情绪或者烦恼的时候,又该如何引导。家庭出现争吵,该如何解决?如何让孩子掌控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掌控?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既然说关于亲子教育,那我就一个部分作为一个分享节点和总结。尽量总结书中有益的经验,避免把我们以前犯过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复制到孩子身上。
第一章节:亲子教养的传承
我发现但凡是逻辑正确的家庭教育书本和课程,在开篇到会告诉读者和学习者一句类似这样的话:言传不如身教。行动比嘴说要更有说服力。本书作者建议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经常检视内心,多做自我批评,以免把破坏力传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