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有不同维度的认知,就是复杂性的开始,也是无限乐趣的开始。
一 分层次研究
最近在拜读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的著作,他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人工智能之父,还是一位心理学家,决策管理大师。他在他书《认知:人行为背后的思维与智能》,讨论了有关人的认知结构,复杂问题分析,心理学研究以及计算机科学。
从书中的一开始的认知分析结构就很有意思,这些科学理论是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来研究的。
例如心理学,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层次:
1.研究复杂行为,例如问题解决和概念形成。
2.研究简单的信息加工过程,例如对图像和光点的知觉。
3.生理水平,例如中枢神经过程。
在20世纪的心理学,主要都集中在第二个层次在研究问题。但其实研究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去探索,可以从高级水平往下,也可以从低级水平往上。
同样对于计算机来说,也是由从计算机硬件到计算机语言再到计算机程序的三个层次可以探索。去实现计算机程序的时候其实可以不完全了解计算机硬件,但是如果可以有彼此的连接和认知,会得到更有意思的发现。
我们在认知事物,本身就有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也可以从微观到宏观的探索。这样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看上去认识事物的一个顺序,其实也是构建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指导性的研究方向不同。
只在一个层次上做研究,哪怕花了很长时间,也很难有关键性的突破,更难以看到全局的情况。
二 人思维的独特性
虽然已经有很多研究报道,将人当做信息加工系统,简单来说类似计算机。但是人的认知系统依然有其独特性。
关于人脑的基本机能,书中提到了4个要模拟人类认知活动的必需条件:
1.系统是单线的。2.系统只能进行有限的计算。3.这个系统能够发展多方面的需求。4.系统必须能够处理突发没有预料的事件。
反过来想,我们的大脑当然有以上的局限,例如没法计算到所有的细节和可能性。而这些研究的发现,更能指导我们现实生活,分别对应有以下4点:
1.尽量让自己专注在一件事情上。
2.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一个事情里最关键的是什么,我们没法顾及到所有的细节。
3.多元化发展,多领域学习探索是我们的本能和必须。
4.要有处理意外,黑天鹅事件的能力,否则很难存活下去。
三 还是看书太少
这是一本上个世纪80年代的书,距离现在几十年了,其中的思想,涉及到的心理学,人类认知学以及人工智能,依然是未来的热门领域,还有很多可以挖掘和探索的地方。
而赫伯特这本书依旧是经典,能把复杂的现象分析成简单本质的基本规律,并可以对生活以及后续的发展研究有指导性帮助。
并且其中对人的认知过程和学习的基本原理的讨论,也是值得我们现在高速发展的时代需要的学习能力以及脑机接口的幻想的去思考借鉴。
但是自己接触到西蒙的书籍还是太晚了,人工智能项目看了好多个,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经典之作却未尝看过。
好的书看的太少,会限制自己对体系的认知,会束缚自己眼界,会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却收获平平。
还好如今在逐步更新自己的信息生态,逐步的接触到各个领域的优质信息和书籍。
书到用时方恨少,多读书,多读好书。
【水滴时刻】
广泛涉猎,常读经典。
向往探索宇宙,向内认识自我,都是广袤无垠的事情。
无论如何探索,这个世界的神奇之处在于不可预测,在于无人知晓,在于永远都有惊喜。